今天(7月10日)上午牛津配资,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省政府政策例行吹风会,邀请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负责同志等解读《山东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(2025-2027年)》,并回答记者提问。
6月21日,经省政府同意,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25部门联合印发了《山东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(2025-2027年)》(以下简称《行动计划》)。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、新闻发言人王茂庆介绍有关情况。
一、文件出台背景
近年来,省委、省政府高度重视机器人产业发展牛津配资,切实发挥工业门类齐全和应用场景丰富的特色优势,持续加强规划引领和政策支持,推动全省机器人产业稳步增长,部分产品和技术处于国内领先地位。当前,机器人技术迭代日新月异,展现出多元创新的蓬勃态势,机器人应用也加速从工业制造向生活服务、医疗康复、特种作业等领域拓展。为进一步抢抓产业发展机遇,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,按照省委、省政府部署要求,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省有关部门(单位)制定印发了《山东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(2025-2027年)》。
二、政策主要内容
《行动计划》共分为总体目标、主要任务、保障措施三大部分,谋划了未来三年全省推动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成效、实施路径和支持政策。
第一部分,总体目标。到2027年,全省机器人制造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,培育产值超20亿元的机器人制造领军企业3家以上,布局建设覆盖工业机器人、服务机器人、特种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四大领域的创新中心和平台,机器人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发展质效明显提升,打造全国机器人研发制造增长极和应用新高地。
第二部分,主要任务。提出技术创新、主体培育、产业集聚、场景拓展、要素支撑等5大任务。一是推动关键技术创新。加快前瞻技术布局,强化平台建设,支持省级平台向国家级平台跃升,加速成果转化,强化标准体系建设。二是加快产业主体培育。培育优质企业群体,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,推动企业提质升级。三是促进产业集聚扩容。建设产业发展高地和特色产业基地,提升公共服务能力,建设机器人训练场。四是大力拓展应用场景。实施“机器人+”应用行动,强化场景应用创新,促进产业融合发展。五是提升要素支撑效能。扩大高端人才引进,加强产业人才培养,加强财政金融支持。
第三部分,保障措施。持续加强组织领导、督促指导和宣传推广,凝聚全省机器人产业发展合力。
三、政策主要特点
(一)注重一体化推进。这次出台的18条措施,既包含技术创新、产业培育的政策,又包含财金支持、标准建设的政策,还包含人才支撑、应用推广的政策,形成对机器人产业发展全维度、全周期的支持体系,让技术、人才、资金等要素在产业发展中高效联动,不断催生新的发展动能。
(二)注重前瞻性布局。推动资源要素和创新要素集聚,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,精准制定各市机器人产业发展“任务清单”,比如,在济南打造国内领先的机器人测试验证平台,加快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布局;青岛一体化推进工业、家庭服务、海洋、康养等领域机器人研发制造和集成应用。
(三)注重梯度化培育。围绕整机、关键零部件和智能系统,培育一批创新型中小企业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,发展一批瞪羚和独角兽企业,做强头部领航企业,打造具有生态主导力和全球竞争力的“链主”企业,形成梯度培育、梯次成长的良好生态。
总的来讲,这次出台的《行动计划》含金量高、针对性强、受益面广。下一步,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联合有关部门强化工作落实,不断加大政策供给、产业协同和应用牵引力度,更好促进全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。同时,也希望广大记者朋友们持续关心关注,积极帮助宣传推广,共同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见效。
(大众新闻记者 杨烨莹 摄影 李亚平 崔晗 策划 陈巨慧)牛津配资
盈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