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能看见了!”当 89岁的果洛藏族老奶奶在揭开纱布能清晰地看到孙子红扑扑的脸蛋时,她激动地说道。这是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(上海市眼科医院)“初心・明眸行”队员们近日在青海果洛州人民医院里定格的动人瞬间。
7月6日-9日,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党委书记、执行院长高玮带领副院长黄建南、眼科主治医师李家恺、手术室护士长郑青组成的医疗队,循着“组团式”医疗援青指引,远赴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,克服平均海拔超3800米高原缺氧环境,成功为 8 名藏民实施高难度眼科手术,手术成功率100%,用医者仁心在雪域高原续写“沪果一家亲”。
这里的紫外线强、眼部疾病发病率高、就医难,许多老人失明多年却从未有机会手术。为保证周一手术,医疗队利用双休日提前抵达果洛,抵达当天的7月6日正是周日,但队员们顾不上休息及缓解高原反应红股网,放下行李,便第一时间赶往果洛州人民医院,详细查看医院门诊患者情况、筛查次日手术病人、评估手术室条件与设备器械,并连夜制定周密的手术计划。团队于7月7日单日高效完成7台高难度眼科手术,跑出了高原眼科手术的“上海速度”。
黄建南努力克服高原反应,作为主刀医生连续奋战六个多小时,在手术台上保持高度关注、精准手术,没有片刻停歇,更在紧张的救治间隙,毫无保留地为当地医生介绍技术要点。他将个人积累的临床智慧与实战经验倾囊相授,用言传身教搭建起技术指导的桥梁。
除了周一做的7台手术外,还有一例白内障患者因受自身基础性疾病影响,再加上人工晶体运输等原因,不得不将手术安排到次日晚上。得知上海专家要来,患者非常珍惜机会,希望能得到上海专家的手术,让自己重获光明。为此,李家恺医生主动请缨,将手术安排得妥妥当当,从晚上十点半手术开始,一直忙碌到凌晨毫无怨言。当成功将人工晶体精准植入患者眼内的那一刻,他紧绷的肩膀缓缓放松……
为确保高原手术顺利进行,郑青护士长凭借丰富的手术经验,特别提前准备了电凝笔、虹膜拉钩、全套白内障器械等齐全的手术用品,她的考虑就是“能带就多带一点器械,只要专家需要,我随时能够配合。”果然,这些物资不仅及时满足了手术中的各项需求,更做到了物尽其用,可以说,能带上的器械全部都派上了用场,为高难度手术的成功实施筑牢了坚实后盾!
今年六月初,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与果洛州卫健系统签署对口支援协议,标志着沪果眼科医疗协作迈入全新阶段。时隔一个月,由党员骨干组成的医疗队持续接力这场“光明之约”,写下了浓浓的“明眸情谊”。
果洛州人民医院负责人表示,活动让优质诊疗触手可及,把优质眼健康资源下沉到边远地区,让老百姓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。同时,也热切期盼深化合作,愿这份跨越山海的情谊持续生长,让更多高原群众共享光明未来。
自2023年启动以来,“初心·明眸行”公益队伍,已深入安徽、贵州、内蒙古、四川等多个边远地区红股网,足迹遍布山区学校、牧民家中,为边远地区群众送去眼健康服务。
盈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